“上海临港新片区于昨日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专项规划(2021-2025)》(下文简称为《规划》),誓要将上海临港建成世界级的 “东方芯港”。
”上海临港新片区于昨日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专项规划(2021-2025)》(下文简称为《规划》),誓要将上海临港建成世界级的 “东方芯港”。
临港新片区在《规划》中表示,其主要目标就是到 2025 年时,先进工艺、成熟工艺、特色工艺进入国际前列,EDA 工具、光刻胶、大硅片等关键 “卡脖子”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2 种以上关键装备进入全球领先制造企业采购体系。
《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基本形成新片区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创新基地的基础框架;到 2035 年,构建起高水平产业生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东方芯港”。
具体而言,《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包括产业规模、人才聚集等 5 大方面。
在人才集聚方面,《规划》提出要汇聚超过 2-5 万名硕士以上学历的集成电路从业人员。
在产业规模方面,到 2025 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 1000 亿元,芯片制造、装备材料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芯片设计、封装测试形成规模化集聚。
在企业培育方面,到 2025 年,引进培育 5 家以上国内外领先的芯片制造企业;形成 5 家年收入超过 20 亿元的设备材料企业;培育 10 家以上的上市企业,围绕 5G、CPU、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等细分领域发展壮大一批独角兽设计企业。
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园区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强度达到 1500 万元 / 亩,产出强度达到 1500 万元 / 亩。
上海临港在《规划》中表示,未来将对四大领域提供重点支持:
一是 EDA 设计工具及关键 IP,积极引进国内外 EDA 工具 / IP 企业,支持 EDA 工具 / IP 企业与龙头设计、代工企业合作开发工艺套件,支持针对汽车电子、5G、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的 EDA 工具 / IP 开发;
二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等临港重点产业配套关键核心芯片,围绕重点企业加强供应链安全需求,推动自主核心芯片研发,打造系统解决方案;
三是高端芯片,面向 AI、5G 射频、功率芯片、相变存储器(PCRAM)、阻变存储器(RRAM)等上海尚未有显著布局的新兴领域实现增量发展;
四是智能传感芯片,聚焦物联网及智能终端、无人驾驶、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重点应用领域,推动自主智能传感器产品创新及商业化应用。
分享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