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技术网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 首页 > 新闻 > 恩智浦李晓鹤:进一步加强中国布局,“中国定义”与产业协同

恩智浦李晓鹤:进一步加强中国布局,“中国定义”与产业协同

关键词:恩智浦

时间:2025-07-09 10:22:25      来源:互联网

在数字浪潮推动下,近年来中国持续加速推进产业化、数字化的深度融合。国家数据局最新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突破10%,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将成为半导体需求爆发的核心引擎。

在数字浪潮推动下,近年来中国持续加速推进产业化、数字化的深度融合。国家数据局最新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突破10%,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将成为半导体需求爆发的核心引擎。这一战略部署不仅为本土半导体产业注入政策红利,更吸引了全球领军企业加速布局。近日,“恩智浦2025汽车领导力媒体开放日”在大连举行。记者采访了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中国事业部总经理李晓鹤,对恩智浦的中国战略、本土布局,以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加强中国市场投入是必然选择

随着产业化、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动,近年来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有力带动了半导体领域的高速发展。根据WSTS的数据,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中国占比约30%,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之一。海关进出口数据也表明,2025年1-5月中国进口集成电路数量2315.0亿块,增长8.4%,约1568.0亿美元;出口数量1359.0亿块,增长19.5%,约732.6亿美元。

规模庞大的市场需求,不断迭代的创新动能,让越来越多的全球半导体企业给予中国高度重视。李晓鹤在“恩智浦2025汽车领导力媒体开放日”致辞时就特别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中国市场不仅占据了恩智浦三分之一的销售额。更重要的是,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我们在中国看到了很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例如,现在中国的电动汽车生产和销售量占全球70%,76%的电池生产自中国,全球最大机器人企业中的56%来自中国。这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李晓鹤认为,不同的公司因为“DNA”不同、起点不同、核心业务不同,发展策略也不尽相同。就恩智浦的特点来看,50%以上的业务来自汽车。汽车加工业领域,占总销售额的75%左右。中国市场又占整个公司销售额的35%。这就意味着汽车和工业是恩智浦最重要的两个行业市场,中国则是最重要的区域市场。

此外,恩智浦自2016年整合飞思卡尔之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家强系统型的企业,是全球为数不多,掌握微处理器、传感器、连接芯片,模拟芯片,以及安全芯片等,可以将功能安全和系统安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系统性企业。

这些年以来,恩智浦不断强化系统能力,就是希望能够更好地赋能汽车、工业等领域的企业。中国既是全球主要的汽车、工业市场,又是恩智浦最重要的区域市场,再加上恩智浦强系统公司的特性。恩智浦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在中国进行产品的定义和设计

 事实上,这些年来恩智浦也一直在强化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资料显示,恩智浦深耕中国已经有39年的历史。目前为止,恩智浦在中国的员工已达6000人,其中工程师1600人。同时,恩智浦在中国国内共建有6座研发中心、14个办公地点,并且建有恩智浦全球最大的后端装配和测试工厂。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月1日恩智浦成立了中国事业部。这可以看成恩智浦强化中国本土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根据李晓鹤的介绍,中国事业部不仅是一个销售实体,还整合了销售、研发、运营、质量、技术支持等能力。这让恩智浦可以为中国用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更快速的创新周期、更好的产品优化以及更好的研发效率,可以更好地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

在此基础上,李晓鹤又进一步提出“在中国、为全球”的理念。中国事业部的成立对此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随着中国企业在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创新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等市场已经引领全球的发展,代表了全球最强的竞争力。我们认为在中国的成功也一定能够成为在世界的成功。”

配合中国事业部的建设,恩智浦在技术支持和生产团队之外,陆续建立了产品管理、产品定义等团队。很多关键性的产品都将在中国进行定义和设计。例如,恩智浦最新发布的新一代、面向全球市场的电池管理产品就是在中国定义的。恩智浦中国事业部的技术团队在进行一个项目开发时,可以结合中国和海外的研发资源,海外的研发工程师也会融入同一项目团队与中国的工程师一起进行产品开发。相关项目产品由中国管理、中国定义、中国最先和客户做快速验证。

据悉,通过这样的方式,恩智浦已经推出几款产品,包括最新发布的18通道锂电池电芯控制器BMx7318/7518系列IC产品等。相关产品不仅在中国市场发货,海外市场的接受程度也非常好。

新趋势提供新成长

当汽车产业正在持续推进智能化、电动化的转型,半导体技术则成为助推这一变革的基础与核心。2025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50亿美元,中国市场更将以25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占据全球近30%份额,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6%。这一增长背后,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L2+级智能驾驶系统渗透率超60%的技术迭代需求。作为全球汽车半导体领域的领导者,恩智浦半导体的举措也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不过,恩智浦的目光并不只停留在汽车层面。李晓鹤指出:“我们认为中国未来几年会出现汽车、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并行发展、聚合发展的情况。因为这几个产业的底层技术,比如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以及生产制造供应链,有很多相辅相成之处。机器人领域、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速度会比正常的初始产业要快,因为它们可以被电动汽车赋能。”

汽车产业和工业领域也是相辅相成的。现在的工业制造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AI技术被更多应用。端侧AI渗透进入工业领域,很多解决方案是与汽车领域相通的,如低功耗、实时性、安全验证、功能安全、可靠性等。

相关的技术还将延伸进入健康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智能穿戴设备对低功耗技术的需求非常高,智能家居对安全互联有着大量的需求。未来,汽车、家电、手机、智能穿戴等设备将越来越多实现互联,形成新的生态系统。汽车将超越人们的起居室和办公室,成为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技术最密集的区域。汽车基于新能源、高性能计算等技术,将融合更多场景,如健康诊断、人机互动等,成为人们的第二办公场所、第二智能家居场所,甚至是疗养场所。而这一切的底层技术是低功耗、功能安全、系统安全、实时性等技术。未来将有大量可以挖掘的空间。

同时,李晓鹤相信,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市场依然会走在前列。恩智浦也将更加深入地融入中国市场,联合生态伙伴,共同为行业赋能。

  • 分享到:

 

猜你喜欢

  • 主 题:ADI 高性能产品方案助力人形机器人应用设计
  • 时 间:2025.07.16
  • 公 司:ADI & 骏龙科技

  • 主 题:双频共振:IMU全局姿态与振动传感如何共塑人形机器人的生命力
  • 时 间:2025.07.24
  • 公 司:ADI

  • 主 题:小电阻大奥秘--分流电阻器使用方法之实践篇
  • 时 间:2025.07.29
  • 公 司:RO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