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技术网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 首页 > 新闻 > 中科曙光、中科星图携手开启“太空计算”领域合作

中科曙光、中科星图携手开启“太空计算”领域合作

关键词:中科曙光中科星图

时间:2025-07-09 11:24:26      来源:中电网

伴随空天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太空计算正成为战略新兴技术高地。在此背景下,7月8日,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在合肥“2025空天信息大会”上,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按协议,双方将围绕技术研发、太空算网建设等课题,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伴随空天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太空计算正成为战略新兴技术高地。在此背景下,7月8日,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在合肥“2025空天信息大会”上,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按协议,双方将围绕技术研发、太空算网建设等课题,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本次签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一戎,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出席见证。中科星图党委书记、总裁邵宗有,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代表双方签约。


双方签署合作协议现场

响应国家需求,助力空天领域高质量发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已将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推进卫星互联网和天地一体化信息网建设,纳入数字中国等多项国家战略之中。空天领域迎来了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窗口期。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获得蓝皮书(2023年)显示,2023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为420亿元,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10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5.72%。

其中,卫星作为承载遥感观测、卫星互联网、灾害预警等关键任务的核心载体,也面临着从“数据采集”转向“边缘智能”,再到“天地一体化”智能算力运营的跃迁任务,催生了“太空计算”这一新兴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5年5月14日,中国就成功将12颗计算卫星送入太空轨道,正式组建了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星算计划”。单颗卫星的计算能力达到了744TOPS(每秒万亿次运算),整个首发星座的总算力高达5POPS(每秒5千万亿次运算)。该卫星还搭载了参数量达80亿的天基模型,支持L0到L4不同级别的数据在轨处理。

中科曙光董事长历军解释称,随着太空上卫星采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传统的依靠卫星与地面有限的带宽来将太空中的数据全部传输到地面来计算,不仅速度慢、实时性差,还容易受天气情况影响,也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所以,非常有必要发展太空计算,让太空中的大量数据在太空进行存储和计算,再将处理好数据再回传地面。

发展太空计算,不仅可以依托于提升单颗卫星本身的计算能力,还可以通过卫星间激光通信技术(传输速率高达100Gbps),使得多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内部可以进行实时的数据传输和协同计算。此外,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加持,也可助力太空计算更加的高效和智能。这也将彻底打破传统的天数地算(卫星在太空采集数据,再传输回地面处理计算)的模式,实现了天数天算(数据采集和处理计算全部都在太空完成)。

此次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达成合作,既是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探索,也是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生态的前沿尝试。双方将携手开发空天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算力与数据服务,推进新兴计算场景能力建设,为我国数字经济智能化、立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赋能。

创新“天地一体化”服务模式,构建全链路开放生态

协议签订后,双方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研发面向太空计算场景的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专用核心部件,并推动“芯片—整机—算网—数据—应用—生态”的全链路技术创新。

双方还将合作建设开放普惠的太空算网。该算网将构建覆盖“用户(端)- 星上(边缘)- 天基(云)-地基(云)”的“天地一体化”协同智能计算架构,以实现算力资源的互联调度与数据实时处理,并接入国家级算力服务平台。

为推动产业各方积极参与“太空算网”建设,双方将推动太空芯片接口规范、空天数据处理模型等核心技术与应用标准制定。并联合众多空天、算力产业链上软件开发商、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发基于太空计算的技术、产品与应用,加速空天创新成果转化,共同促进产业生态的繁荣。

深植产业应用,技术惠普全球

此次合作实现了“算力技术” 与 “空天场景” 的深度耦合,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市场前景。其不仅是空天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更是一次由应用场景驱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运营服务模式创新的有益尝试。

双方将积极推动“在轨智能处理 + 地面深度应用” 模式,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标杆,推动太空计算服务向深度与广度延展。这些应用不仅涵盖应急救援、气象、海洋、农业等传统场景,更面向低空空域管理、电磁感知等新兴前沿领域。同时,还将通过太空计算服务广泛赋能通信、环境监测、智能交通与导航、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等多个行业应用,释放“空天×算力”融合创新动力。

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战略指引下,双方还将以普惠化为目标,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服务全球有接入太空计算与卫星数据需求的国家、行业与企业,缩小全球算力鸿沟,促进太空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享与合作。

  • 分享到:

 

猜你喜欢

  • 主 题:ADI 高性能产品方案助力人形机器人应用设计
  • 时 间:2025.07.16
  • 公 司:ADI & 骏龙科技

  • 主 题:双频共振:IMU全局姿态与振动传感如何共塑人形机器人的生命力
  • 时 间:2025.07.24
  • 公 司:ADI

  • 主 题:小电阻大奥秘--分流电阻器使用方法之实践篇
  • 时 间:2025.07.29
  • 公 司:ROHM